2015年可以说是发展元年,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无数的厂商跟风扎堆涌入这无人机个行业,这一现象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全球最有知名度的消费类电子展(CES)。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出现在CES展会上的无人机厂商有超过20家(主要是中国的)扎堆展示新品,大赚眼球,在2015年CES期间,国外媒体的报道直接打上了“2015年CES,所有东西都飞起来了”,2016年CES期间知名科技媒体CNET评论2016年CES无人机已创新高。可见目前该行业的炙热程度。
本文我们来盘点下那些曾经在CES上风光无限的无人机但是目前或多或少都遇到了一些困境的企业,了解一下他们目前的发展近况,分析他们消失或陨落的原因以及从中会带给我们的启示。
#3DRobotics
由前知名连线杂志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Anderson)创办的3DRobotics,2016年CES发布了令人备受期待的3DRoboticsSolo。
发展现状:
3DRoboticsSolo航拍无人机叫好不叫座,由于业绩长期见红,3DRobotics不但要大举解雇员工,更计划转战商界,寻求出路。3DR的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表示3DR的确正面临着转型,正在酝酿自己的3.0时代,由B2C转型为B2B.
#DJI大疆创新
目前行业第一,也是CES的常客,无需多言,2015年的时候一口气发布了四款新产品,其中最让人瞩目的是其继精灵系列之后又一力作-悟Inspire1,可变形,云台相机能够旋转,支持超清拍摄。当时在整个行业激起了巨大的反响,国内外媒体各种赞誉。而2016年CES,DJI大疆低调现身,产品方面没有太大惊喜,只有Phantom34K和悟Inspire1黑色版本。
发展现状:
2016年CES展,相对于其他无人机厂商,大疆虽显低调,随后3月推出崭新一代的消费级航拍无人机—大疆Phantom4强势登场,让航拍无人机迈入“智能时代”;这款飞天自拍神器功能实用又安全,避障系統不在话下,利用此技術強化追踪自拍才是高明!依然是目前市面上最强的消费级航拍无人机。
#Zano
Zano在2015年CES上荣获了“BESTGadgetofCES2015”,目前光Google的搜索结果就有180000条,自从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发布了产品的宣传视频,深受追捧,一度成为KickStarter上的年度热门项目。
发展现状:
英国彭布罗克郡议会完成对Zano无人机众筹项目的调查,表示因证据不足,故不作出刑事起诉。Zano项目以公司破产告终,支持者和买家所付的订金或许会付诸流水。
rquingGroup和Zano无人机的官方网站已在破产时关闭;至于相关Kickstarter众筹页面仍可如常浏览
#Yuneec昊翔
2016年CES展会上,由IntelCEO亲自站台,介绍了其新产品YuneecTyphoonH。其现场演示的基于IntelRealSense自动避障,防撞自动跟随技术,吸引力全世界无数眼球。
发展现状:
然而,后来这个表演被质疑是用了MotionCapture技术造假,而且TyphoonH在CES之后迟迟未能出货,尽管英特尔已表示它将于2016年的上半年付运,但坊间质疑之声仍然不绝。
在4个月后的CESAsia,Yuneec在CES展厅室外所搭建的大型演示区域内,终于让人有机会近距离见识一下这台无人机。Yuneec邀请中国媒体一同到上海的CESAsia参观其展区,本来大家都预计带RealSense版本的TyphoonH“专业版”将于这天推出,但结果大家的希望仍然落空。不过Yuneec的发言人表示,RealSenese版的TyphoonH专业版将于本年六月底才推出,他解释指英特尔的零部件供应十分紧张,旧款的零件也不能适配到新机器上,导致在产能上受到很大的限制。而RealSense的实际演示也让人里明显见到TyphoonH的避障反应,比起以本年1月CES的表演、和本年3月释出的避障视频,均要慢了不少。
且近期有内幕人士爆料YuneecTyphoonH上市后Yuneec因为服务的缺失,竟被其经销商炒鱿鱼。
#Lily
荣获了2016年CES创新奖(CES2016InnovationAward),CES2016最佳无人机等等奖项加身,抛飞,自拍,跟随等各种酷炫功能一度引爆了整个行业。
发展现状:
LilyCamera无限跳票,得到最新消息是預定今年8月供貨,宣传片有可能是使用计算机后期加工而成,但去到量产前期才发现问题,要再作测试,也是常有的事;著名无人机众筹疑案Zano也许就是败在这一关。不过,无人机信息网sUASNews质疑,LilyCamera在5月23日才开始测试声纳传感器,不也是进度不如理想吗?
LilyCamera于2015年12月宣布延迟出货,新推出日期预定为2016年夏季内,换言之,最快应是8月左右,即距今只有不多于3个月。厂方称,无人机量产前不会动用预购买家一分一毫,而到货后一个月内可要求退款。
#Ehang亿航
连续2年参加CES,2015年展会上发布的GHOST,获得了最佳无人机奖,2016年携一款号称全球首款可搭载人的无人机产品又赚足了眼球。
发展现状:
亿航184(Ehang184)自从在CES2016亮相后,便没新消息。原来亿航已将目光放到美国,今年5月,亿航已经与美国的生物科技公司LungBiotechnology达成合作协议。将向LungBiotechnology销售1,000台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亿航184”的定制版,专门用于人造器官移植的快速运输。并将在未来15年内通力合作,依托于亿航184进一步开发用于器官移植运输的“人造器官移植运输飞机(MOTH)”系统;且厂方声称,Ehang184是大型四轴八桨飞行器,续航时间为23分钟,飞行时速达100公里,可载一名乘客,乘客只需在座位前面的30厘米的屏幕上输入目的地,飞机上的电脑就会提供最佳路线。但是飞机上没有手动操控功能,这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乘客无法控制飞机。飞机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选择在距离最近的合适地点降落。
时至今日,2016年刚刚过半,为什么年初风光无限的无人机,现在懔然一副寒冬模样。这些在CES上风光无限的无人机厂商到底怎么了?
错误一:“盲目烧钱扩张”
很多初创公司总是希望能够一口气吞掉大象,经常在拿到些投资以后,就想在一年内把十年该干的活搞定。在实际没有什么用户的情况下,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典型的比如Ehang亿航,在没有充分占据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时候,就激进的进入载人机市场,眼球是博了,不过钱也花了,人力也投了,最终没有形成实质销售,而烧完钱之后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错误二:“伪需求”
消费级无人机的充分竞争让厂商开始探寻其它业态形式的应用场景,相对研究勘探、农业应用等专业领域的高门槛,自拍这一被手持设备厂商玩坏的功能被抓过来硬生生接在无人机前头,名曰自拍无人机。可自拍无人机真的是用户需要的么?原本简单便捷的一件事却复杂了很多,要知道无人机的操作使用门槛摆在那里,现有的技术也无法做到上手就用安全省心的程度,当飞行起来还不够省心,或者说操控飞行还在紧张状态下,是没有心思做自拍创作的,还不如自拍杆来的直接实在。从已知的Lily自拍无人机900美元的预售价格来看,自拍无人机的价格还不构成绝对的吸引,为一个和手机自拍有功能重叠的产品来买单,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相信短期内,无人机的制造成本下探空间不会很快,飞控板、电池、影像系统都有实打实的价格,所以和手机行业一样,“千元机”的出现可能才是自拍无人机的爆点。素有“价格屠夫”之称的小米推出无人机在售价方面也很保守,并没做到绝对的价格优势时,敢问天下谁家才有此魄力?
错误三:“只关注融资,而不修炼内功”
很多时候无人机的初创企业,在拿到过融资后,会感觉非常兴奋,尤其是近几年无人机投资市场异常火爆。但实际上无人机最终考验的是技术积累,小小的无人机首先要解决空气动力、性能、安全、图像传输、智能识别等一系列问题,更不要提将这些复杂技术融合后规模量产的难度,以及做好用户体验及服务需要付出的巨大投入。当一个没有积累的团队无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资本的热情就会降低,消费者的耐心会消失殆尽,做不出产品,无法量产,没有服务,缺了一样都是扯淡。
目前无人机行业仍处在混战状态,在资本和市场的浪潮下,国内外各路人马纷纷揭竿而起,跑马圈地,想要分一杯羹,殊不知这个行业还是需要一定门槛和积累的,盲目进入或者急功近利反而可能会被反噬,炮制出仅凭一个PPT就能融资的神话已经过去。而且一旦潮水退去,那些在裸泳的将会无所遁形。在无人机的创业大潮中,非生必死,谁主沉浮,还看实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