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大多数始于电影,直到阿尔法狗的出现,人们的脑海中才有了对人工智能初步的构想。实际上,人工智能是属于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而具有不同能力的“智能机器”能够在不同领域创造出远远超过人类所能达到的极限,从而帮助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其中,最为典型的的是人工智能在安防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安防的结合直接推动了安防的智能化进程,赋予了智能安防新的血液。智慧安防解决方案通过自主的人脸识别、行人检测等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和视频技术相结合,辅助公安系统完善人员卡口、智能安防设备和监控系统的顶层设计。
为了深入科技强警战略,我国相关单位在现代化安防体系建设中也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创新科技在公共安全和刑事侦查中的应用和落地。其中,无锡的动态人脸布控技术协助当地公安对重点区域实施人员布控;而在2016年G20期间,从第一个智能布控项目落地至今6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智能安防系统已经协助公安部门抓获了数百名在逃犯。
在智能安防建设中,前端数据结构化是实现稳准狠的治安防控的关键,比如以往在视频中找人需要动员大部分警力不眠不休在海量视频数据中翻查,严重影响破案效率。而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机器替代人,从海量的图像和视频信息能够被快速、统一的结构化。
智能安防系统能够对过往人群与底库中的布控人员进行实时比对,一旦比对成功,即发生报警。
实时布控 实时报警
而通过多组摄像机的抓拍记录和人员比对,分析出目标人行为轨迹,为公安人员提供案情线索。
目标人行为轨迹分析
在业务应用中,智能安防系统可基于大数据分析目标人的活动范围,进一步分析目标人的落脚点和出行规律,如在现实的案件中,一扒窃惯犯每天固定出现在某地铁口,并与晚间返回,而在地铁口的摄像头能够清晰地识别出他记录出他出现的时间生成可视化数据,这就为公安设计抓捕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除了上述的动态业务应用场景,公安对人员身份确认也有强烈的需求,这里包括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和重点监控人员等黑名单的布控管理,也有走失人口、尸体确认等白名单的身份确认。
超大库人脸搜索比对
静态人像系统支持亿级的人员底库和丰富的底库管理功能。当办案人员需要对目标人员进行身份确认是,只要将嫌疑人或走失老人的正面人脸照片导入系统,系统便会自动在底库中进行搜索和比对分析,最终返回所有相似度高于指定参数的人员名单。
本文链接:http://www.gxft.cn/aspcms/news/2017-8-15/684.html